2024年9月,央视官方宣布将从当周末开始转播2024-2025赛季西甲联赛,结束了长达九年的西甲转播空白期。这一消息让无数中国球迷为之振奋,尤其是《天下足球》的忠实观众们,他们终于可以在央视平台上看到西甲豪门的精彩对决了。央视与西甲联盟的合作不仅限于赛事转播,双方还在马德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共同推动行业交流、联合举办赛事、助力青少年足球发展等多个方面。
这一合作的达成标志着西甲版权在中国市场的价格逐渐回归理性。过去若干年,阻碍西甲与央视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价格。无论是PP体育还是当代明诚,都以较高价格拿下西甲全媒体版权,自然不愿意以"白菜价"分销给央视。而随着版权泡沫破裂,价格回归理性,双方终于重修旧好。对央视而言,在已经拥有英超、德甲、法甲版权的情况下,拿下西甲版权有助于完善其足球版权拼图,《天下足球》等栏目也可以拥有更丰富的内容素材。
西甲回归央视的消息在球迷群体中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80后、90后球迷对《天下足球》有着深厚感情,那些精彩的赛事回顾、深度的专题报道以及动人的球星故事都成为他们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如今随着西甲回归,这些球迷期待能重温当年的观赛体验。
当前国内足球收视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央视已不再拥有转播主导权,像英超、西甲、德甲等联赛的重头戏,央五往往难以拿到版权。除了英超每周有固定两场直播外,其他联赛的转播时间和场次都极不固定。网上关于球赛的讨论热度大不如前,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点击量和留言数量都比以往少了一大截。
球迷们的观赛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周末的英超,其余联赛不管是在周末还是周中,凌晨场次占比高达90%,即便有会员可看的比赛也很少。不少人觉得自己没空也没精力熬夜看球,更倾向于早上起来看个比赛精华,很少会去完整地观看整场比赛。这种变化对《天下足球》这类集锦类节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天下足球》曾是无数球迷心中的足球圣地,在央视失去西甲转播权的九年里,节目内容质量虽有保障,但素材丰富度确实受到影响。如今随着西甲回归,节目组可以重新挖掘皇马、巴萨等豪门的故事线,制作更多深度内容。
从近期节目单来看,《天下足球》已经开始为西甲回归预热。在官宣复播西甲前的节目中,就专访了前来中国访问的西甲联盟主席特巴斯,为央视复播西甲做好了铺垫。2025年4月以来的节目内容也显示,栏目组加强了对西甲球队和球员的报道力度,如"[天下足球]20250421 梦剧场奇迹夜"、"[天下足球]20250519 巴萨!巴萨!"等。
《天下足球》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已经获得西甲独家直播权,并采用高清直播技术,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赛事同步直播,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这种新型观赛模式对传统电视节目形成巨大冲击。年轻一代球迷更倾向于碎片化、社交化的内容消费,对长达一小时的专题节目耐心有限。
《天下足球》能否借西甲回归之机重拾昔日辉煌,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
内容创新:节目需要在保持原有深度和专业性的基础上,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可以借鉴爱奇艺的"专属解说、社交互动"等模式,增强观众参与感。
播出时间优化:考虑到大多数球迷无法熬夜观看凌晨比赛,节目应强化赛事精华和战术分析功能,成为球迷"补课"的首选平台。
多平台分发:不应局限于电视端,而应将内容拆条后在短视频平台分发,扩大触达面。央视自身的央视频平台也应成为重要阵地。
商业开发:借助西甲回归的热度,开发相关衍生内容或周边产品,增强商业变现能力。
央视复播西甲不仅关乎一个栏目的兴衰,更对中国足球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的覆盖面和教育功能是商业平台无法比拟的。西甲回归央视,意味着更多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世界顶级足球赛事,这对扩大足球人口基数有积极作用。
央视与西甲联盟在青少年足球发展方面的合作也值得期待。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提到将"助力青少年足球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西班牙教练来华交流、中国青少年赴西培训等项目落地。
央视与西甲"九年之痒"后的再度牵手,为《天下足球》带来了重振雄风的机遇。在媒体环境和观众习惯已发生巨变的今天,单纯依靠版权资源的丰富并不足以保证成功。节目组需要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真正赢得新时代球迷的青睐。
对中国足球传媒生态而言,央视西甲转播权的回归标志着版权市场从疯狂走向理性,这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未来,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公共利益,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内容品质,将是所有足球媒体人需要思考的命题。
正如西甲联盟大中华区总经理塞尔吉-托伦茨所说:"这个对话还在进行之中,它对我们,以及央视都非常重要。"这场正在进行中的对话,不仅关乎一个联赛的转播权归属,更关乎中国亿万球迷的观赛体验和足球文化的培育。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